認知與心理照護
針對個體的思考、記憶、情緒與行為功能所提供的整合性照護方式,目的在於維持或改善認知功能、穩定情緒狀態、提升生活品質,特別適用於長者、精神疾病患者、慢性病共病者等族群。
詳細敘述
1. 認知照護(Cognitive Care):
認知照護專注於維持與改善大腦的運作功能,包含注意力、記憶力、語言能力、問題解決與執行功能等。常見的對象包括失智症患者、中風或腦部受損患者、發展遲緩兒童等。
主要內容包括:
- 認知訓練:透過桌遊、記憶遊戲、數獨、拼圖等方式刺激腦部活動。
- 環境設計:提供安全、結構化且具提示功能的生活環境(如標示門牌、時間提示等)。
- 生活化介入:將認知訓練融入日常生活活動,如做菜、打掃等。
- 早期偵測與追蹤:利用量表工具定期評估認知變化,如MMSE(簡短智能測驗)或MoCA(蒙特婁認知評估量表)。
2. 心理照護(Psychological Care):
心理照護則著重於情緒調適與心理支持,幫助個體面對壓力、焦慮、憂鬱、創傷經驗等,提升心理韌性與生活滿意度。
常見內容包括:
- 情緒支持與傾聽:提供安全空間讓個體表達情緒。
- 心理諮商或心理治療:協助個人探索內心困擾,調整思維與行為。
- 壓力管理技巧:如深呼吸、正念練習、漸進式肌肉放鬆等。
- 團體治療或支持團體:透過群體互動帶來共鳴與支持。
- 家屬教育與支持:幫助照顧者了解個體的心理狀態,學習正向互動技巧。
重要性:
- 提升個體生活品質與自我價值感
- 減少情緒障礙與行為問題發生率
- 延緩認知退化,延後失能
- 減輕照顧者負擔,促進家庭功能
- 降低整體醫療成本與社會負擔
相關服務